“国考”启动,评审规范重调,考核难度加码,医院该如何调整管理理念,做好绩效管理稳中取胜呢?
港股上市的医疗集团,如何领跑高端妇儿医疗领域?
“三博”品牌于2003年由国内知名神经医学专家栾国明、于春江、石祥恩及资深医疗管理专家张阳等人创建,经过十八年发展,目前在北京、重庆、河南等地有多家已运营及正在筹建的医院。 作为严肃医疗领域神经外科专科的翘楚,三博脑科医疗集团与高品质现代医院的信息化领跑者康博嘉合作,标志着社会资本办专科医疗机构与医疗信息化建设方的“强强联手”。
以信息化技术赋力精准微创领域,智汇未来运营与管理水平何以再上新台阶?
康博嘉智慧医疗解决方案是以HIS系统与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医院整体信息化解决方案,帮助医疗机构全流程精细化医疗质控;适配套餐、折扣、商保、双语等运营特色;灵活、开放的架构更支持智能化拓展与规模化复制,让不同规模、不同业态的医疗机构,都能高质量增长。
近日,国家医保局发布《关于全面推进医保基金即时结算改革扩面提质的通知》,设定了明确的时间表:2025年底前全国所有统筹地区均需开展即时结算,2026年底前实现即时结算资金占比超80%,定点医疗机构覆盖率超80%。这一重磅政策的推出,不仅标志着医保支付方式改革进入深水区,更向全国所有医疗机构传递了一个清晰而紧迫的信号:信息化建设已从“加分项”跃升为关乎生存与发展的“必答题”。
上海自贸区联动创新区再次扩围,为全球医疗投资者打开新一轮机遇之门。 2025年10月15日,上海正式印发《第二批上海自贸试验区联动创新区建设方案》,新增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青浦等8个重点区域及5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形成“8+1”的全新开放格局。 其中最引人瞩目的是“支持设立外商独资医院”的明确表述,以及数据跨境流动、科技成果转化等86项具体改革任务,为民营医疗机构描绘出清晰的发展蓝图。
近期,国务院的一纸批复,为中国基层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注入了强劲的动能。《医疗卫生强基工程实施方案》的获批,不仅明确了未来一段时期医疗卫生工作的重心在于“强基”,更是指出了“数智化”这一关键路径。其中,“以省份或地市为单位统筹推动紧密型县域医共体信息化建设”的要求,意味着我国基层医疗正从“硬件补短板”迈入“智慧强内核”的新阶段。这场深刻的变革,将如何重塑县域医疗卫生服务的格局,成为关乎全民健康福祉的时代命题。
2024年至2025年,以国家卫健委等七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推进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的指导意见》为核心,一系列紧密衔接、环环相扣的政策正推动中国医疗体系从“规模扩张”向“内涵建设”进行一场深刻的“内涵式跃升”。其核心目标清晰而坚定:让患者享受更优质、更高效、更可负担的医疗服务。
2025年,我国医疗领域监管迎来“强力度、广覆盖”的关键阶段。全国多地密集启动年度医院巡查工作,从三甲医院到基层卫生服务中心,巡查组全面进驻,与国家层面的巡查方案形成合力,共同掀起医疗领域违规彻查热潮,2025年也因此成为深化医疗领域治理的关键之年。
2025年8月,一则来自财政部与国家卫健委的联合通知——《关于下达 2025 年医疗服务与保障能力提升(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补助资金(第二批)预算的通知》明确,将向20个示范城市下达总计20亿元中央财政补助资金。
2025年7月23日,随着巡视组在南京召开进驻动员会,二十届中央第六轮巡视的地方部署正式落地。这场覆盖16省(自治区、直辖市)及10个副省级城市的“深度体检”,将医疗反腐推向了新高度——从“常规动作”到“重点攻坚”,从“单兵作战”到“系统联动”,医疗领域的反腐风暴正全面提速。
财政部与国家卫生健康委于近期联合发布《2025年中央财政支持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评审结果,全国20个地级市成功入选该示范项目。根据政策惯例,每个入选城市最高可获得5亿元中央财政补助资金,项目实施周期为三年。
在医疗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电子病历早已成为医疗机构日常诊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随着数据泄露事件频发,电子病历的安全管理迫在眉睫。6月30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局、国家疾控局三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医疗机构子病历信息使用管理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对电子病历的规范管理、权限控制、数据安全等提出更严格要求。这是继2017年《电子病历应用管理规范(行)》后,我国医疗信息化领域的又一里程碑式政策。以下是新规的六大核心要点,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必看!
医疗安全,关乎每一个人的生命健康,容不得半点马虎!近日,国家卫健委、国家中医药局、国家疾控局三部门联合发布《医疗机构医疗质量安全专整治行动方案》,一场为期一年,覆盖全国所有二级以上医院的医疗质量安全大考正式拉开帷幕,剑指医疗行业现存的诸多 “顽疾”!
关注康博嘉微信公众号
获取营销干货和最新活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