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市卫健委与上海市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发布《关于支持本市市级和区级医疗机构高质量合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明确将通过区域医联体和专科医联体两类合作模式,进一步推动市级与区级医疗机构的深度协作,促进医联体建设健康有序高质量发展。值得注意的是,《指导意见》特别提出,对在基层医疗机构长期服务并取得明显成效的医务人员,在申报高级职称时将给予倾斜,这一政策信号引发了医疗行业的广泛关注。
1.两类医联体模式协同发力,构建分层诊疗新格局
《指导意见》明确,上海市级与区级医疗机构的合作主要分为区域医联体和专科医联体(含专科/专病联盟)两大类。这两类模式各有侧重,又相互协调,共同构筑起上海市分级诊疗的制度基础。
区域医联体由区卫生健康委统筹组建,以区域性医疗中心为牵头单位,联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理院、专业康复机构等区级医疗机构,形成覆盖辖区内常住人口的医疗服务网络。市级综合医院(含中医/中西医结合医院)则作为技术支持单位,主要通过托管区级医院、派遣管理及专业团队等方式,参与区域医联体建设,一般不直接牵头管理医联体网格。
专科医联体则由市级专科医院或市级综合医院发挥优势专科的辐射作用,联合区级医疗机构共同组建。对于建立托管关系的市级与区级专科医院,需签订托管协议,明确派驻管理人员和临床专家的具体安排。
这两类模式的协同配合,既强化了区域医疗资源的整合,又突出了专科能力的纵向延伸,为构建“小病在基层、大病到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分层诊疗格局提供了制度保障。
1.基层服务经历成职称评审“加分项”,人才下沉机制破题在即
《指导意见》在医务人员政策方面提出了多项具体举措,其中最受关注的是职称评审制度的倾斜。
文件明确,市级医院常驻区域性医疗中心工作满2年,并取得明显合作成效、为区级医院能级提升作出贡献的医务人员,在申报高级职称时可获得一定倾斜。此外,区域性医疗中心可遴选骨干人才至市级医疗机构进修,掌握关键技术;探索医联体内医务人员“双聘”机制,促进人才有序流动。
在派驻要求上,政策也体现了对基层医疗能力建设的重视:区域医联体中,市级综合医院派驻区级医院的医师至少为高年资主治医师(取得职称不少于5年),已取得副主任医师及以上职称的可在区级医院担任科主任或学术带头人。每名常年派驻专家每周工作时间不少于2天,原则上服务期不低于1年。
这些政策直指基层医疗“人才荒”痛点。长期以来,基层医疗机构因职业发展空间有限、职称晋升通道不畅,难以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上海市的这一改革,首次将基层服务经历与高级职称评审直接挂钩,无疑为医务人员走向基层注入了强心针。
2.基层医疗成政策焦点,多地倾斜措施密集出台
上海并非个例。近年来,全国多地纷纷出台政策,强化基层医疗人才队伍建设。
2025年5月,湖南省印发《关于构建矩阵式医联体 推进分级诊疗落地见效的实施方案》,明确建立基层人才综合培养机制,对在乡镇累计工作5年以上的县级公立医院医务人员优先培养使用,一级村医可择优纳入乡镇卫生院事业编制管理。
同年9月,安徽省在三明医改经验推广中,寿县也分享了为考核合格的基层医务人员在职称晋升、岗位聘任方面提供优先政策的经验。
这些政策的密集出台,标志着基层医疗正成为我国医改的重点领域。2023年,国家卫健委等九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全面推进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5年底全国90%以上的县基本建成布局合理、运行高效的县域医共体。
2025年9月,国务院批复同意《医疗卫生强基工程实施方案》,全面启动医疗卫生强基工程,着力补齐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短板,并明确了2027年和2030年的阶段性目标。
3.政策落地关键在执行,长效机制待建立
尽管政策方向明确,但实施细则仍待完善。上海市某三甲医院副主任医师表示:“政策鼓励医生下沉,但如何界定‘明显合作成效’,考核标准需要更加明确。同时,也要避免为了职称而‘刷经历’的形式主义。”
此外,基层医疗机构的基础设施、设备配置、薪酬体系等配套政策也需同步跟进。有专家建议,应建立“下沉医师”工作室机制,给予充分的自主权和资源支持,确保专家在基层能够真正发挥作用。
在人员管理方面,《指导意见》提出强化派驻人员管理,鼓励长期在区级医院工作(不少于2年)的派驻人员,依据优秀成果以区级医院资格申请各类研究和人才项目。这一政策打破了传统编制限制,为医务人员跨机构流动创造了条件。
4.基层医疗迎来发展机遇,未来可期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是守护群众健康的第一道防线,基层医护是居民健康的“守门人”。上海市此次发布的医联体建设新政,通过制度创新引导优质医疗资源和优秀医学人才“双下沉”,不仅有助于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也为医务人员提供了更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
随着医疗卫生强基工程的全面启动和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的深入推进,基层医疗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只有建立一支扎根基层、技术过硬、队伍稳定的医疗人才队伍,才能真正筑牢中国医疗卫生体系的网底,让亿万基层群众享受到更加公平、可及、优质的医疗服务。
相信在系列利好政策的持续推动下,基层医疗队伍将更加稳定和充满活力,中国基层医疗体系将更加坚实、可持续,为实现“健康中国”战略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最后,如果您的诊所需要一款集线上预约、客户管理、线上商城、进销存管理、营销管理、微信服务、数据分析等功能为一体的诊所管理系统,欢迎随时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