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4日,国家卫健委印发《国家二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操作手册(2023版)》。此版手册相较于2022版操作手册,共计修订了15个指标,其中包括补充和更新相关工作要求,以及进一步明确指标内涵。 接下来,一起看看具体的变化内容吧~
2024年11月24日,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第五届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在京隆重召开。会议由第四届学会徐皖生副会长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规划财务司刘群峰司长共同主持。会议审议并通过了第四届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吴刚会长做的《第四届理事会工作报告》和朱佳卿副会长兼执行秘书长做的《第四届理事会财务工作报告》。
医院建设了智慧服务,但评估分数不理想?
“国考”启动,评审规范重调,考核难度加码,医院该如何调整管理理念,做好绩效管理稳中取胜呢?
康博嘉HRP智慧管理解决方案结合各医院医保DRG结算,实现病种盈亏分析和临床路径优化。
以信息化技术赋力精准微创领域,智汇未来运营与管理水平何以再上新台阶?
2025年7月23日,随着巡视组在南京召开进驻动员会,二十届中央第六轮巡视的地方部署正式落地。这场覆盖16省(自治区、直辖市)及10个副省级城市的“深度体检”,将医疗反腐推向了新高度——从“常规动作”到“重点攻坚”,从“单兵作战”到“系统联动”,医疗领域的反腐风暴正全面提速。
财政部与国家卫生健康委于近期联合发布《2025年中央财政支持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评审结果,全国20个地级市成功入选该示范项目。根据政策惯例,每个入选城市最高可获得5亿元中央财政补助资金,项目实施周期为三年。
在医疗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电子病历早已成为医疗机构日常诊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随着数据泄露事件频发,电子病历的安全管理迫在眉睫。6月30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局、国家疾控局三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医疗机构子病历信息使用管理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对电子病历的规范管理、权限控制、数据安全等提出更严格要求。这是继2017年《电子病历应用管理规范(行)》后,我国医疗信息化领域的又一里程碑式政策。以下是新规的六大核心要点,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必看!
医疗安全,关乎每一个人的生命健康,容不得半点马虎!近日,国家卫健委、国家中医药局、国家疾控局三部门联合发布《医疗机构医疗质量安全专整治行动方案》,一场为期一年,覆盖全国所有二级以上医院的医疗质量安全大考正式拉开帷幕,剑指医疗行业现存的诸多 “顽疾”!
2025年6月,国家卫健委发布的《2022、2023年度全国二级公医院绩效考核国家监测分析情况的通报》,让3607家二级公立医院(不含中医类)的“国考”成绩公之于众。作为分级诊疗体系中的“中坚力量”,二级公立医院在此次考核中展现出了诸多亮点,但也暴露出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2025年6月3日,国家卫生健康委正式发布《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落情况监测指标(2025年版)》,35项量化指标犹如精准“手术刀”,直指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关键,为医疗机构提升服务质量指明方向。今天,我们就结合文件内容和行业实践,给大家总结出了5大关键点,便于医疗机构落实核心制度。
2025年5月9日,湖南省东安县医疗保障局通报了全省首个医保“驾照式记分”案例:东安仁爱医院责任护士宾某某因数字化摄影(DR)超标准收费,被记7分。这一事件看似普通,却标志着我国医保基金监管正式迈入“精准到人”的新阶段。从机构到个人,从模糊追责到量化扣分,这场改革背后折射出怎样的监管逻辑?医疗机构又该如何应对这场“大考”?
在医疗保障成为民生关注焦点的当下,每一分医保基金都关乎群众的生命健康和切身利益。2025年5月16日,河北省医疗保障局正式发布《关于开展2025年医疗保障金省级飞行检查工作的通知》,一场旨在守护群众“救命钱”的“地毯式”检查在全省范围内拉开帷幕。此次检查以“四不两直”的硬核方式推进,剑指骗保、违规收费等违法违规行为,全面覆盖所有统筹区、定点医药机构、参保人及医保经办机构,力度之大、范围之广备受瞩目。
2025年5月9日,财政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局联合发布《关于下达2025年医疗服务保障能力提升补助资金预算的通知》,两笔总额达360亿元的专项资金全面落地。这笔资金既是医疗改革的"强心剂",更是未来三年我国医疗体系建设的"路线图"。本文通过政策文本与地方实践,深度解读2025年医疗机构建设的五大核心方向。
获取营销干货和最新活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