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部与国家卫生健康委于近期联合发布《2025年中央财政支持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评审结果,全国20个地级市成功入选该示范项目。根据政策惯例,每个入选城市最高可获得5亿元中央财政补助资金,项目实施周期为三年。
本次示范项目有三个核心任务:推送诊疗流程数字化升级,强化公立医院的控费能力和提升县级医疗机构的专科服务水平。
值得关注的是,尽管政策强调"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但基层医疗机构实际受益程度仍存争议。因为在过往项目中,中央资金更多流向城市三甲医院信息化建设和设备更新,县域基层医疗机构获得的直接补助比例偏低。例如某中部省份2025年分配方案显示,县域医共体建设资金仅占医疗卫生机构能力建设总资金的18%,而新疆等地虽设立专项支持基层医疗设备更新,但资金到位率仍受地方财政配套能力制约。这种结构性矛盾使得"5亿资金基层落地几何"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
1.基层医疗机构能否纳入申报
根据财政部与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发布的政策文件,中央财政支持的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在制度设计上存在双重逻辑:
政策目标层面
文件明确提出"着力提升市县级公立医院诊疗能力",要求通过专科建设、智慧医院升级等措施实现"一般病在市县解决"的分级诊疗目标。项目支持范围明确包含县域专科共建、远程医疗平台建设等基层医疗能力建设内容,显示出政策对基层医疗的倾斜导向。
执行机制层面
实际操作中实行"市级申报、省级评审"的层级制:
申报主体限定:仅允许市级政府作为申报主体,需由市财政与卫健委联合行文报送省级部门。
资源配置权重:市级在方案设计中拥有绝对主导权,可自主决定资源投向。如果重点布局市级三甲医院信息化建设,县域医院往往仅作为配套单位存在;如果选择构建县域医共体统一管理平台、推进基层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等举措,则能实现资金实质性下沉。
实施效果分化:2023年示范项目评估显示,76%的县域医疗设备更新资金通过市级统筹分配,基层医疗机构直接获得的设备购置经费占比不足15%。
因此,现在的普遍现象是,政策强调基层,但实际执行过程中需要依赖市级。如果想实现政策目标,关键在于市级政府能否突破行政壁垒,将县域医疗共同体建设、基层适宜技术推广等举措纳入核心改革方案。
2.基层是否有承接能力?
以当前重点推进的示范项目为例,其支持的三大方向——诊疗能力提升、智慧医院建设、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基层医院完全具备承接基础。
其一,诊疗能力提升。随着医共体建设、上级医院对口支援、远程教学等举措的推进,许多县级医院已逐步构建起基础诊疗能力体系。如果项目能建立"市级医院牵头、县域医院协同"的机制,通过技术下沉和绩效联动,基层医院完全可以承担心脑血管疾病、妇幼专科、康复医疗等特色专科的诊疗任务。
其二,智慧医院建设。作为当前申报项目的重点投入领域,"三位一体"智慧医院体系(涵盖电子病历、智慧服务、智慧管理)明确提出要推动区域检查检验结果互认。这类项目天然需要基层参与构建统一平台——患者线上复诊、慢病管理、预约挂号、医保结算等高频医疗场景,主要发生在县级及以下医疗机构。若智慧医院平台仅覆盖市级医院而忽略县域,反而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其三,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中央强调通过预算绩效管理、医保支付方式改革、集采药品落地等手段降低医院运营成本,这些政策工具在基层医院更具可操作性。如果项目方案能针对基层设定具体的费用控制目标,并将其与绩效评价挂钩,基层医院同样能获得政策资金支持。
示范项目中的各项改革措施能否在基层落地,关键在于地方是否真正将基层视为改革的"参与者"。只要给予机会、搭建机制,基层完全能够成为示范项目的重要实践主体。
3.如何让资金真正惠及基层
要让财政资金真正惠及基层,关键在于主动谋划项目设计——尽管县级医院没有直接申报资格,但这绝不意味着与资源无缘。财政补助的核心逻辑是"资金跟着项目走",只要在申报方案中明确基层医院的参与路径,且项目执行能切实覆盖到县级层面,资金最终就会流向这些实体机构。这其中,市级政府的统筹力度、省级财政与卫健部门的审核把关,往往起到决定性作用。
从实践来看,不少已进入前三批示范项目的城市,基层医院早已深度参与其中。还有部分地区创新推行"统一标准的绩效考评体系",按照病种成本控制、服务质量等核心指标,对市县两级医院实施分级补贴,构建起上下贯通的财政支持网络。
值得注意的是,示范项目对资金使用划定了明确红线:禁止用于基建扩容、"三公"经费支出、人员福利发放及债务偿还等非改革领域。这一规定看似严格,实则是为了避免资金"空转",倒逼地方将资源投入到真正的改革关键环节。
当然,现实中仍有少数地方存在"纸面谋划多、实际落地少"的现象:申报材料里写着"推动资源下沉",实际操作中仍以市级医院为核心主导。对此,中央财政已释放明确信号:对重复申报套取资金、整改不力、违规使用资金等行为,将依法依规严肃问责,情节严重的将直接取消项目资格。在这样严格的监管体系下,只要县域基层真正参与到改革中来,实实在在地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就完全有机会获得实实在在的资金支持。
最后,我们是为广大医疗机构提供智慧医疗系统的服务商,如果贵医院需要智慧医疗HIS系统、智慧管理HRP系统、智慧运营HCRM系统,欢迎您随时沟通~
获取营销干货和最新活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