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爱上班门诊”“一针瘦门诊”等令人费解的科室名称将成为历史。自8月1日起,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将重拳整治医疗领域的命名乱象,患者就医时的科室识别难题有望得到解决。
2025/08/06新时代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对医务人员提出了更高要求。《医务人员职业道德准则(2025年版)》强调,医务人员是人民健康的守护者,必须明大德、遵医德、守公德、严私德。诊所医护人员作为一线服务者,更应以准则为指南,提升职业操守,保障患者权益。以下从准则中提炼关键注意事项,帮助诊所团队在日常工作中践行职业道德。
2025/08/04近期,北京医疗改革持续推进,一系列务实举措在国家卫健委发布会上亮相,为市民健康带来切实保障。从基层医疗机构到大型公立医院,医疗服务体系不断优化,就医体验持续改善,这些变化与每一位市民的生活息息相关。
2025/07/31作为守护社区居民健康的“第一道防线”,诊所承担着常见病诊疗、基础医疗服务等核心职能。但是,最近却有很多人打着“打假”的幌子去碰瓷诊所,比如刻意利用法律规则漏洞,人为制造违规场景来精准碰瓷,以此来索要高额赔偿。这样的行为严重破坏了基层医疗的正常运行秩序,也为诊所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2025/07/282025年7月23日,随着巡视组在南京召开进驻动员会,二十届中央第六轮巡视的地方部署正式落地。这场覆盖16省(自治区、直辖市)及10个副省级城市的“深度体检”,将医疗反腐推向了新高度——从“常规动作”到“重点攻坚”,从“单兵作战”到“系统联动”,医疗领域的反腐风暴正全面提速。
2025/07/257月22日,国家卫健委正式印发《医养结合示范项目工作方案(2025年版)》(以下简称《方案》),为我国医养结合事业的推进明确了新的战略方向。
2025/07/23财政部与国家卫生健康委于近期联合发布《2025年中央财政支持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评审结果,全国20个地级市成功入选该示范项目。根据政策惯例,每个入选城市最高可获得5亿元中央财政补助资金,项目实施周期为三年。
2025/07/222025年,中央财政通过竞争性评审选定15个城市,为每个城市注入不超过2亿元专项资金,其中10%为绩效奖补,重点用于支持中医诊所等基层机构的人才激励与技术创新。
2025/07/21国家医保局又有大动作!7月6日,国家医保局公布8起药品领域欺诈骗保典型案例,为全国医保基金专项整治拉开了序幕。紧接着,8月起,第二阶段专项核查正式启动,此次联合最高法、最高检、公安部等九部门,剑指药品追溯码异常线索,严打欺诈骗保行为。这一系列举措,无疑释放出了国家对医保基金监管持续加强的强烈信号。
2025/07/18在天津市某三甲医院的诊室里,内科主任医师李医生最近明显感觉到开药单上的“变化”——过去总被系统标记的"非中选高价药",如今在合理范围内使用时不再触发预警;而她所在的科室,这个月起结余留用资金到账后,护士们的绩效奖金涨了15%。这些细微改变的背后,是天津市近期出台的《关于推动集采结果稳妥有序落实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正在重塑医药集采的执行生态。
2025/07/172025年7月,全国446家公立医院已经挂上了减重门诊牌。成都三院的减重门诊日均接诊量突破800人,诊室里人满为患;北京友谊医院的减重手术排期已经排到了明年3月,一号难求;而上海十院的肥胖症诊治中心,却悄然关闭了3个冗余的诊室,冷冷清清。这场由政策推动的减重门诊大跃进,正经历着冰火两重天的考验。
2025/07/16诊所行业的内卷之战,早已硝烟弥漫。从“9.9元洗牙”的低价引流,到科室设置“大而全”的同质化竞争,不少诊所陷入了“利润薄如纸、患者留不住、医生累垮、设备闲置”的困境。究竟诊所内卷有哪些怪象?又该如何突出重围?今天,我们就来好好盘点一番,并为你送上解决方案。
2025/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