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解决方案
经典案例
资源中心
关于我们
4009-612-812
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是:首页 > 资源中心 > 干货分享 > 详情

医保报销70%!减重门诊站健康中国“C位”!

在全民健康意识觉醒和政策强力推动的双重加持下,体重管理诊所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国家卫健委自2024年启动“体重管理年”行动,明确要求2025年6月底前,全国三甲医院及省级综合医院基本实现健康体重管理门诊全覆盖。政策驱动、需求爆发、技术赋能,体重管理正从“边缘业务”转型为“核心增长点”。


与此同时,超重肥胖人群的医疗需求呈现爆发式增长。北京协和医院临床营养科副主任陈伟透露,其减重门诊年接诊量2015年的1万人次激增至2024年的6万人次。这一数据背后,是千亿级市场规模的加速形成。如此庞大的市场,体重管理诊所究竟该如何从中分得红利,在这片充满机遇的蓝海中站稳脚跟并实现蓬勃发展?这成为众多从业者关注的焦点。


1.政策红利:国家战略下的刚性需求


2024年,国家卫健委联合16部门发布《“体重管理年”活动实施案》,首次将体重管理提升至国家公共卫生行动层面。这一举措意义非凡,它意味着体重管理不再是个体的自发行为,而是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政策明确要求医疗机构设立专业化体重管理门诊,并推动建立 “筛查-评估-干预-随访”的全周期服务模式。这一模式的建立,可以给超重肥胖人群提供全方位、持续性的健康管理服务,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每一个环节都有专业的指导和跟踪。


更关键的是,医保支付机制开始向体重管理倾斜。北京朝阳医院试点将非药物干预纳入医保报销,单次门诊报销比例高达70%。医保报销政策的出台,大大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让更多人愿意走进体重管理门诊,接受专业的治疗和指导。


2.市场潜力:分层需求催生多元赛道


体重管理市场正呈现需求分层化、服务精细化的显著特征。不同年龄段、不同健康状况的人群,对体重管理有着不同的需求。


Z世代(95后)在体重管理市场中占比达62%,这一群体成长于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对新鲜事物接受度高,偏好基因检测定制营养包等精准化服务。他们追求个性化,希望通过先进的技术手段,深入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从而获得专属的体重管理方案。


银发群体对体重管理的需求也在逐渐增加。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肌肉流失、骨质疏松等问题日益突出,这些问题不仅影响生活质量,还增加了跌倒等意外事件的风险。因此,针对老年人的体重管理方案,更注重身体机能的维护和提升,通过适当的运动和营养干预,预防肌少症,增强骨骼肌肉力量,降低跌倒风险。


慢性病人群也是体重管理的重点服务对象。肥胖往往是许多慢性疾病的诱因,如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等。对于这部分人群,体重管理不仅仅是减轻体重,更重要的是改善代谢状况,控制慢性疾病的发展。通过专业的饮食、运动和药物干预,帮助患者减轻体重,同时调整身体代谢功能,对患者的健康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技术驱动服务升级。AI体测仪、智能体脂秤等智能设备的出现,让体重管理更加科学、精准。数字化工具不仅提升服务效率,更催生“产品+服务+数据”的新型盈利模式。体重管理机构可以根据用户的数据分析,提供更精准的服务,同时开发相关产品,如定制化的营养补充剂、运动器材等,实现多元化盈利。


3.诊所困局:资源短板 VS 独特优势


与大型医院相比,诊所在开展体重管理业务时面临现实挑战。


设备壁垒是诊所面临的一大难题。一台高端的专业体脂分析仪价格可能高达数十万元,代谢检测仪更是价格不菲。对于规模较小的诊所来说,购置这些设备会带来巨大的经济压力,而且设备的维护和更新也需要持续投入资金。这使得诊所难以提供与大型医院相媲美的全面检测服务,在吸引患者方面处于劣势。


人才缺口也是制约诊所发展体重管理业务的重要因素。体重管理需要多学科团队的支持,需同时覆盖营养、运动、心理等专业领域。然而,要组建这样一支专业团队并非易事。目前市场上这类专业人才相对短缺,且招聘成本较高,诊所往往难以吸引和留住足够的专业人才。


基层医疗机构却具备医院难以复制的差异化优势。


与此相对,社区黏性是诊所的一大法宝。长期建立的居民信任关系,为诊所开展体重管理业务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服务灵活也是诊所的优势之一。诊所可以通过微信群等方式与患者沟通,及时了解患者的体重变化、饮食和运动情况,根据实际情况动态调整体重管理方案。患者之间也可以在群里互相交流经验、互相鼓励,形成良好的减肥氛围。


中医特色更是许多诊所吸引患者的独特之处。中医在体重管理方面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针灸、中药调理等方法副作用小,能够从整体上调节身体机能,帮助患者实现健康减重。


4.破局之道:四维战略构建竞争壁垒


  •  精准定位细分市场


针对不同的人群,诊所应设计个性化的体重管理方案。


老年群体由于身体机能下降,不适合高强度的运动,因此可以设计低强度运动,如太极、八段锦等,这些运动动作缓慢、柔和,能够增强身体的柔韧性和平衡能力,同时促进血液循环。搭配易消化食谱,保证营养摄入的同时减轻肠胃负担。


儿童肥胖问题日益严重,诊所可以与学校合作建档,开发趣味运动课程。趣味运动课程能够激发儿童的运动兴趣,让他们在快乐中达到锻炼的目的。同时,为儿童制定科学的饮食计划,控制高热量、高脂肪食物的摄入,增加蔬菜、水果、全谷物等富含膳食纤维食物的比例。


上班族工作繁忙,时间紧张,深圳试点“夜间门诊”满足下班后需求。针对上班族久坐不动的特点,设计简单易行的办公室运动,如颈部伸展、腰部扭转等,同时提供适合上班族的饮食建议,如选择低糖、低脂的外卖菜品,或者准备健康的自制便当。


  • 构建资源协同网络


诊所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构建资源协同网络。


医院转诊是获取患者资源的重要途径。承接稳定期患者康复管理,如术后饮食指导。诊所可以与医院合作,接收术后患者,为他们提供专业的饮食、运动等方面的指导,帮助患者更好地恢复身体机能。


专业联盟也是提升服务质量的有效方式。邀请营养师、健身教练驻点服务,为患者提供更全面的专业支持。


  • 数字化服务闭环


数字化服务闭环能够提升患者的体验和治疗效果。


可穿戴设备能够实时监测体脂率、睡眠质量等核心指标。患者佩戴可穿戴设备实时采集身体数据,并通过蓝牙传输到手机应用程序或诊所的管理系统。医生可以随时查看患者的数据,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变化,及时发现问题并调整治疗方案。


线上管理通过微信群、手机应用程序等方式实现“方案调整-打卡监督-效果反馈”闭环。医生可以在微信群或应用程序中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体重管理方案,并定期对方案进行调整。


  • 中西医融合创新


中西医融合创新为体重管理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更好的效果。


中医辨证能够根据患者的体质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医生可以通过中医的望、闻、问、切等方法,了解患者的体质类型,如痰湿体质、湿热体质等,然后结合经络调理,如针灸、推拿等,促进身体的气血运行,调节代谢功能。同时,根据患者的体质和病情,制定相应的饮食和运动建议,实现个性化的体重管理。


5.未来图景:从体重管理到健康生态


行业将呈现三大演进方向。


精准医疗深化,基因-代谢-行为三维干预成为标准流程。随着基因检测技术、代谢分析技术和行为科学的不断发展,未来体重管理将更加精准。通过基因检测了解个体的遗传背景,分析代谢指标掌握身体的代谢状况,结合行为科学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三者相结合,为患者提供全方位、个性化的体重管理方案,从根本上解决肥胖问题。


全球化布局成为趋势。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度不断提高,体重管理市场需求日益增长。国内的体重管理机构可以凭借技术和服务优势,拓展国际市场,实现全球化布局,提升品牌影响力。


支付多元化为体重管理行业注入新的活力。商保对接、企业健康管理采购等新支付方入场。商业保险机构可以与体重管理诊所合作,为肥胖患者提供保险服务,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同时也为诊所带来更多的客户资源。企业健康管理采购则是企业为员工提供体重管理福利,通过与诊所合作,为员工制定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方案,提高员工的健康水平和工作效率。


深圳大鹏新区的实践预示未来模式:通过 “市医院专家 + 社康中医 + 家庭医生” 三级团队,实现医疗资源高效协同。市医院专家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先进的医疗技术,能够为患者提供专业的诊断和治疗方案;社康中医发挥中医特色优势,为患者提供针灸、中药调理等服务;家庭医生则负责患者的日常健康管理和随访,及时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和需求。这种打破机构壁垒的协作体系,将成为提升服务可及性的关键路径,让更多的人能够享受到优质、便捷的体重管理服务。


未来十年,体重管理的主战场不在手术室,而在每个社区、每个家庭、每个人的日常生活里。 诊所若能抓住政策窗口期,以中医为本、科技为翼,必将在千亿健康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


最后,如果您的诊所需要一款集预约挂号、进销存管理、收费发药、营销管理、微信服务、数据分析、移动办公为一体的诊所管理系统,欢迎随时联系~

标签: 医疗信息化
关注我们
关注康博嘉微信公众号

获取营销干货和最新活动资讯

4009-612-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