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解决方案
经典案例
资源中心
关于我们
4009-612-812
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是:首页 > 资源中心 > 干货分享 > 详情

专项体检新规:这7类高风险项目禁止开展!

近日,国家卫健委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医疗机构专项体检工作的通知》(国卫办医政函[2025]142号),明确从设备配置、人员资质、数据管理到收费规范等全链条要求,自2025年10月1日起实施。这份被称为“诊所体检最严新规”的文件,不仅将重塑行业生态,更可能直接影响诊所的生存与发展!本文深度拆解政策,为诊所经营者出谋划策。


一、政策背景:为何专项体检成为监管重点?


近年来,部分医疗机构以“低价体检引流-高价诊疗转化”的模式牟利,甚至出现伪造报告、误诊漏诊等问题。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医疗机构体检纠纷中,诊所占比超35%,成为投诉重灾区。


此次新规的四大核心目标:

  • 遏制过度医疗和虚假宣传;

  • 保障体检数据真实性和安全性;

  • 推动行业标准化、透明化;

  • 强化基层医疗机构专业能力建设。


业内人士分析:未来3年,诊所将加速从“粗放经营”转向“精细化服务”。


二、专项体检范围再界定:这7类项目诊所禁碰!


文件明确列出诊所不得开展的专项体检项目清单,超出范围将被视为非法行医:

  • 肿瘤标志物深度检测(如PET-CT);

  • 心脑血管疾病介入性筛查(如冠脉造影);

  • 基因检测与遗传病风险评估;

  • 内镜检查(胃镜、肠镜等);

  • 放射性核素扫描;

  • 高端影像学检查(如心脏彩超、全身CT);

  • 需专科医师操作的病理活检。


合规建议:

  • 立即对照《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核准科目,清理超范围项目;

  • 转型主打“基础健康筛查+慢病管理”,例如高血压、糖尿病专项监测。


三、设备与人员升级:中小诊所的生死线


1. 设备硬性标准:

  • 必配设备清单:电子血压计(需符合YY 0670-2021标准)、便携式血糖仪(需通过ISO 15197认证)、智能体温计等;

  • 选配设备:心电图机、肺功能仪(仅限开展呼吸系统基础筛查的诊所)。

  • 成本预警:一套基础设备投入约2万-5万元,小型诊所或面临资金压力。


2. 人员资质门槛:

  • 主检医师必须持有执业医师资格证+中级以上职称(内科/全科方向);

  • 操作医师需完成国家卫健委专项培训(每年≥20学时,培训平台即将开放);

  • 新增“体检报告双签名制”:主检医师与复核医师共同签字,责任到人。


应对策略:

  • 与上级医院合作,共享医师资源(需签订合作协议);

  • 鼓励现有员工报考职称考试,政府提供部分培训补贴。


四、数据管理全透明:从采集到共享的闭环监管


1. 数据采集规范:

  • 必须使用国家认证的体检信息管理系统(名单将于2025年8月公布);

  • 患者需签署《知情同意书》,明确数据用途(如转诊、科研等);

  • 禁止手动录入数据,全部通过设备自动传输。


2. 数据共享与追溯:

  • 体检报告需实时上传至国家医疗健康信息平台,患者可通过“国家卫健委”APP随时查看;

  • 同一患者在不同机构的体检数据将自动关联比对,异常波动触发预警(例如血压短期内骤升骤降)。


违规后果:私自存储、篡改数据将面临10万-50万元罚款,情节严重者追究刑事责任。


五、收费透明化:套餐销售彻底终结


政策明令禁止的行为:

  • 将基础体检与诊疗服务捆绑(如“体检+输液套餐”);

  • 模糊表述费用(如“高端体检套餐”需拆分为血常规、心电图等单项价);

  • 以“会员优惠”名义诱导消费。


合规操作示例:

  • 公示价格示例:“高血压专项体检:血压监测(20元)+尿微量白蛋白检测(50元)+健康指导(免费)=70元”;

  • 提供“自选项目清单”,患者可自由组合基础项目。


六、监管升级:动态抽查+黑名单制度


2026年起实施“三查联动”机制:

  • 日常检查:市场监管部门每月随机抽查10%的诊所;

  • 数据飞检:通过国家平台比对接诊记录与报告,发现异常自动标记;

  • 患者回访:通过AI电话回访核实服务真实性。


黑名单后果:

  • 首次违规:限期3个月整改,期间不得新增患者;

  • 二次违规:暂停医保定点资格1年;

  • 三次违规:吊销执业许可证并公示。


七、政策红利:合规诊所的三大发展机遇


1. 医保倾斜政策:

  • 规范经营的诊所可申请成为“社区健康驿站”,享受医保结算额度上浮20%;

  • 慢病管理类体检纳入门诊统筹支付范围。


2. 技术赋能支持:

  • 免费接入“AI辅助诊断系统”,自动分析体检数据并生成风险提示;

  • 试点“云上体检”服务,患者在家完成基础检测,数据同步至诊所。


3. 品牌化运营扶持:

  • 对连锁化经营的诊所提供统一采购补贴(最高达设备费用的30%);

  • 优先推荐参与政府公卫项目(如老年人体检、学生健康档案)。


八、过渡期倒计时:2025年10月前必须完成的5件事


  • 设备更新:淘汰非认证仪器,采购合规设备并完成备案;

  • 人员培训:组织全员参加卫健委线上培训,留存考核记录;

  • 系统改造:更换符合国家标准的电子病历系统;

  • 价格公示:在诊室、官网、公众号同步更新价目表;

  • 风险自查:委托第三方机构进行合规审计,整改潜在问题。


新政策既是“紧箍咒”,更是“护身符”。诊所经营者需以合规为底线,主动拥抱数字化转型,从“价格战”转向“价值战”。最后,我们是诊所管理系统服务商,如果您的诊所需要一款集预约挂号、线上看诊、线上商城购买产品、电子病历、患者管理、经营数据分析、客户管理、进销存管理、经营活动管理等功能的诊所管理软件,欢迎随时联系。


标签: 医疗信息化
关注我们
关注康博嘉微信公众号

获取营销干货和最新活动资讯

4009-612-812